大夢蕉城(黃子煖 吳虹憓)秋高氣爽,玉米飄香。11月13日,走進金涵畬族鄉(xiāng)菰洋村陳孝森家庭農場,成片綠意連綿的玉米地映入眼簾,一排排玉米植株挺拔整齊,一個個玉米棒顆粒飽滿,農戶緊鑼密鼓地采收玉米,奏響了豐收的交響曲。

拉卷尺、掰玉米、割秸稈、稱重量......現場,來自市、區(qū)農業(yè)農村局的數十名專家根據玉米田間測產驗收要求,通過現場隨機選點,科學取樣、詳實記錄,按照實地測距、數株數、現場采收、脫粒、折算、稱重等環(huán)節(jié)有序開展玉米測產工作。

區(qū)派科技特派員徐賽花告訴記者,這片玉米品種是浙糯玉14,種植面積大概在60畝左右,于今年7月份種植,10月底采收,產量畝產可達1250公斤。該村當年的荒地成為了“香饃饃”,荒置農田徹底被“激活”。

據悉,浙糯玉14該品種苗勢強,植株健壯,抗逆性好,產量高,果穗商品性好,籽粒花色,口感糯中帶甜,適口性極好,是適合大面積推廣的特色糯玉米品種。
手中有糧,心中不慌。金涵鄉(xiāng)深入實施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戰(zhàn)略,始終把糧食安全放在重要位置,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,積極推廣優(yōu)良品種,在后溪、院后等地根據實際種植甘薯、臍橙等農作物,同時借助科技特派員的力量,加強田間水肥管理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技術指導,扎實做好病蟲害防治,實現了農作物大豐收,有效拓展村民增收渠道,切實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。


